12月13日下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义民博士,应邀在格物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机械产品可靠性的理论与技术”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机械工程学院訾斌院长主持,来自机械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的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上,张义民教授从机械产品可靠性研究的意义、失效定义和失效分类、可靠性定义和可靠性分类、可靠性大纲、可靠性数据的采集与试验、可靠性设计方法与内容、产品开发的可靠性问题、可靠性保障机制和机械可靠性研究的思考等九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机械产品可靠性的理论与技术及实践。为机械产品的可靠性理论与技术的研发指明了方向。
报告强调在源头上把握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促使机械产品可靠性和质量的持续增长,对推动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各阶段的质量和可靠性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力图为解决我国机械工程领域可靠性工程核心理论与技术缺乏的问题指明路线与途径以及为形成产品自主研发能力提供技术服务和储备,对工程实际的机械可靠性提供系统成组的理论与方法,以解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的决策层面模糊、概念思路混淆、故障机理不清、失效模式不明、理论方法欠缺、技术手段有限、工程应用薄弱和研发人才匮乏等典型问题。
张义民教授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机械工程学科)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机械学科评审组专家,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亚洲-太平洋地区振动会议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十二五”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领军人才,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三届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沈阳市人民政府参事,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可靠性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机械工程学报》、《振动工程学报》、《工程设计学报》等期刊杂志编委会编委等职,兼任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等省部以上的科研项目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奖一等奖1项、“十二五”中国机械工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励1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十佳)项目2项,吉林省第三届青年科技奖1项。
截至2017年,张义民教授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有500余篇(次)论文被【SCI】和【EI】检索系统收录;被美、英、德、法、中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在【SCI】和国内核心期刊等正面引用约3500余次;独立撰写专著和教材10多部、主编论文集1套,合作撰写专著2部。获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0多项。并且在《科技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评论多篇。

